密晨曦,國際法學博士(畢業于大連海事大學);自2007年5月起,工作于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,現為海洋法室副研究員。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,參加了第19屆、第22屆、第28屆“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》締約國會議”和第23屆“國際海底管理局會議”等。主要研究領域是國際海洋法相關問題,包括南北極法律相關問題、海洋爭端解決等。
主要研究和工作成果概述:
一、科研項目
深度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20余項。近年來,主持了中國法學會2017年度部級專項課題 (在研);參加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“海洋劃界決策支持系統研發與應用”,負責全球海洋劃界案例分析評述及對比研究、劃界法理和原則的適用研究,協助構建國際海洋劃界案例分析子系統(在研);參加了“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:全球治理背景下的我國極地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”-“基于公約法律制度的極地科技發展需求”(聯系人);參加了“極地環境考察與評估專項”的子專題“極地法律問題研究”(主要執行人),該子專題保持了連續年度考核“優秀”的成績;是國際海洋法法庭第17號案(咨詢意見案)的中國書面意見起草小組的核心成員;參加了相關涉海法律法規的研究和起草工作;等。
二、主要著作、論文和國際學術交流等
(一)主要著作論文
深度參與撰寫或編輯的書籍有9部,包括《中國的海洋法律與海洋權益》、China’s Maritime Laws and Maritime Rights & Interests(合著、五洲傳播出版社)等,擔任了極地法律制度研究叢書部分書籍的副主編。發表在CSSCI(期刊/集刊)、核心期刊以及中國國際法學會、中國海洋法學會、北京大學以及社會科學院等學術單位創辦的刊物、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30余篇。部分文章列舉如下:
1.國際海洋法法庭2017年審理案件的新進展.《中國國際法年刊2017》.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.法律出版社.2018
2.2017年北極治理綜述.《中國國際法年刊2017》.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.法律出版社.2018
3.中國在北極航道治理法律秩序構建中的角色思考.《中國海洋法年刊2017》.中國海洋法學會主辦.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.2017
4.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仲裁評述.《國際法研究》.2016. (3)
5. 新形勢下中國在東北航道治理中的角色思考.《太平洋學報》.2015.23(8)
6. 沿海地區陸源污染風險管理的典型案例及啟示.《環境保護》.2015.(14)
7.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》附件七的仲裁研判.《社會科學輯刊》.2015.(6).(李志文、密晨曦)
8. Jurisprudential Tenability of the Philippines v China Arbitration on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?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: A Chinese Perspective. Stefan Talmon and Bing Bing Jia (ed.)Oxford and Portland. Oregon: Hart Publishing Ltd.2014:137-158.(張海文、密晨曦)
9.國外區域環境保護立法經驗對渤海環境治理的啟示.《環境保護》.2013.(3-4)
10.淺析國際海洋法法庭首例咨詢意見案.《環境保護》.2012年8月.(高之國、賈宇、密晨曦)
(二)國際會議學術報告
曾赴冰島(北極圈大會)、加拿大(中加北極研討會)、瑞典(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邀請)、新加坡(國際海底電纜鋪設與保護研討會)、愛爾蘭(圣三一學院邀請)等參加國際或雙邊學術研討和交流,主要議題涉及北極事務、爭端解決、海上合作、環境保護、國際海底電纜保護和鋪設等。近兩年來,在“第六屆大陸架和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科學與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”上,以“The Application of UNCLOS in the Arctic and China’s Arctic Policy”為題做學術報告。在“第四屆南海合作與發展國際研討會”上,以“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 ”為題做學術報告。在“第五屆中國-北歐北極合作研討會”上,以“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ty on the Arctic Shipping Routes”為題做學術報告,等。
(三)輿論宣傳
具有代表性的報刊文章或采訪列舉如下:
1.文章:專家-統一規范和管理北極考察活動具有重要意義,《中國網》,2017年9月21日
2.文章:單方面仲裁不是解決中菲南海爭議的合法途徑,《人民日報》,2016年6月10日
3.采訪:南海仲裁破壞地區安全秩序和對話機制,《人民日報》,2016年6月30日
4.采訪:自我授權暴露法律常識缺失,《人民日報》,2016年7月22日
5.采訪:南海“仲裁結果”欲為菲非法主張報法律外衣,《環球網》,2016年7月12日
6.文章:中菲南海爭議:唯有雙邊談判是解決正道.《中國海洋報》,2016年8月24日;
7.文章:理性思考和客觀定位中國在北極事務中的新角色. 《光明日報》,2015年7月15日(賈宇、密晨曦)
8.文章:菲律賓仲裁是怎么回事兒,《中國海洋報》,2013年4月8日
三、獲獎情況
1.“全國海洋系統優秀科技青年”[國海人字〔2014〕75號] ;
2.2017年被評為所“優秀黨員”;,2016年被評為所“先進工作者”;
3.相關文章獲得“中國海洋法學會優秀學術論文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