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財經北京6月8日電(曹杰、苗月婷、劉夢瑤)海洋覆蓋了地球70%以上的面積,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歷程中,海洋日益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聯合國預計到2030年,海洋產業將雇用4000萬人。
在世界海洋日到來之際,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《中國海洋經濟解碼報告(2021)》(以下簡稱“報告”)顯示海洋經濟成為沿海省份經濟發展的新動能,11個沿海省份均將發展海洋經濟寫入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,計劃大力發展海洋經濟,建設海洋強省。
綜合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數據來看,近幾年,我國海洋經濟持續增長,海洋生產總值由2016年的69694億元增至2019年的89415億元,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9%。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復雜國際環境的影響,海洋經濟呈現總量收縮的態勢,當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80010億元,比上年下降5.3%??傮w來看,我國海洋經濟在“十三五”期間保持平穩發展態勢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堅持走合作共贏、可持續發展道路。報告指出,沿海省份的海洋產業布局呈現高端化、集群化、智慧化、國際化的趨勢。七個城市提出探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。
報告建議,可以從四方面推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:第一、推進陸海統籌,實現高質量協調發展;第二、關注重點產業領域,完善現代海洋經濟架構;第三、堅持技術引領,創新海洋信息化發展模式;第四、完善海洋金融創新,解決海洋經濟資金難題。
附:《中國海洋經濟解碼報告(2021)》